
发布时间:2011-11-02
董四君研究组以海洋青鳉鱼(Oryzias melastigma)为模式生物研究发现新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FOS)具有类雌激素效应及内分泌干扰的毒性作用。研究组将海洋青鳉鱼的胚胎在不同浓度的PFOS中进行暴露,采用LC/MS/MS检测了PFOS在海洋青鳉鱼胚胎中的浓度,发现PFOS在胚胎中可发生显著的吸收和富集。研究组还成功克隆了海洋青鳉鱼体内与雌激素受体和内分泌相关的13个敏感基因,并研究了这些基因在胚胎生长发育两个重要时期的表达变化,结果发现PFOS可显著改变海洋青鳉鱼体内与雌激素受体及内分泌调节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但这些基因的表达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呈现出明显的时间-效应关系(图1)。通过该研究进一步表明海洋青鳉鱼可作为一种新型的模式生物对海洋环境中的各种类雌激素和内分泌干扰物等环境污染物质进行监测并对它们的毒性机制进行深入的研究。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Chao Fang, Xinlong Wu, Qiansheng Huang, Yanyan Liao, Liangpo Liu, Ling Qiu, Heqing Shen*, Sijun Dong*., 2011. PFOS elicits transcriptional responses of the ER, AHR and PPAR pathways in Oryzias melastigma in a stage-specific manner. Aquatic Toxicology, DOI:10.1016/j.aquatox.2011.10.009。该工作得到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和厦门 市科技计划项目的资助。

图1. 不同基因在海洋青鳉鱼不同生长发育时期表达变化的总结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