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届全国青年生态学工作者学术研讨会顺利召开
发布时间:2019-01-14来源:吝涛研究组
1月11日~13日,第九届全国青年生态学工作者学术研讨会在厦门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生态学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主办,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厦门大学承办,中科同恒环境科技有限公司与上海飞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协办。出席本次会议的有中国生态学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彭建等29位代表、中国生态学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组织委员会吝涛等34位代表以及263位参会代表。与会专家学者围绕“生态学前沿:理论、方法、技术与实践” 主题展开深入讨论。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吝涛研究员主持开幕式,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朱永官书记致开幕词。
会上,特邀嘉宾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苏建强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战爱斌研究员、华东师范大学地球科学学部河口海岸科学研究院侯立军研究员、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杨军教授、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彭建副教授分别做了特邀报告。苏建强研究员在《城市微生物组及抗生素耐药》报告中强调,城市微生物组在城市环境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也与城市人群健康息息相关。人类活动将影响城市微生物多样性、分布和活性,进而影响城市生态系统功能。这里苏建强研究员以抗生素抗性为例介绍人类活动对于城市环境中抗生素耐药基因的影响。探明了我国主要城市生活污水中耐药基因多样性和时空分布特征,评估了污水处理系统对耐药基因的去除效果,揭示了整合子介导的水平基因转移在耐药基因的持久性残留中的贡献,阐释了出水和污泥对环境中耐药基因的影响,最后研究了质粒在土壤中的转移效率和受体细菌。战爱斌研究员在《入侵生物快速环境适应的微进化机制》的研究中聚焦微进化的两个重要机制——自然选择(DNA变异)和表型可塑(表观修饰),从基因组和表观基因组学水平上筛查和确定控制入侵生物快速微进化的遗传和表观遗传决定位点及参与的关键调控基因,探讨参与快速微进化的这两种重要途径的主控机制和调控模式。侯立军研究员的《河口海岸关键带氮转化及微生物作用机理》报告将视角锁定在活性氮在河口近岸富集的生态问题上,以长江口近岸为典型研究区开展的部分氮循环研究工作,涉及氮循环研究方法、脱氮过程(反硝化、厌氧氨氧化)的时空分异格局及其与功能微生物菌群的耦合作用机制等。杨军教授的《从“莫拉蒂”到“山竹”:城市绿化中的生态问题思考》报告,分析了“莫拉蒂”和“山竹”台风一前一后,对中国东南沿海城市的城市森林造成了严重破坏。通过对如何在城市绿化中采取应对措施,以应对越来越多的极端天气事件的生态问题进行总结分析,提出了在城市生态研究中进行针对性研究的建议。彭建副教授在《城乡边缘带识别——城市景观生态学视角》的报告中,简要梳理城乡边缘带概念内涵,围绕“指示要素-空间单元-判别模型”的概念框架,结合近期在北京市开展的相关研究工作,探讨了城乡边缘带准确识别的进展与方向。五位嘉宾由微观到宏观、从微生物生态学到景观生态学、由城市内部到城乡边缘带、从理论到技术精准地剖析生态学前沿问题,展示生态学领域新的研究成果。
会议期间,专家学者们围绕“气候变化与生态系统响应”、“景观变化与景观管理”、“生物多样性维持与保育”、“森林生态学与森林经营”、“湿地生态恢复与管理”、“城市生态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生态系统服务与生态补偿”、“土壤生态学与生态修复”、“生态水文学与流域生态学”、“生态遥感方法与应用”、“海洋海岸带生态变化与管理”、“设计生态学与空间优化”等12个专题分会场进行激烈的讨论与交流。
第九届全国青年生态学工作者学术研讨会的顺利召开,加强了学者间的交流合作,助推青年人才学习成长与增进友谊。大会为中国生态学领域各类成果搭建了充分的展示平台,进一步展现我国生态学的研究进展,扩大生态学学科的社会影响力。
第九届全国青年生态学工作者学术研讨会主会场
朱永官书记致开幕词
吝涛研究员主持开幕式
主会场报告照片
分会场照片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