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0-15来源:陈伟强研究组
10月14日,应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与健康重点实验室和陈伟强研究组的邀请,莱顿大学的Gjalt Huppes教授和Ester van der Voet教授来到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为师生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的专题讲座。讲座内容涵盖了气候变化、能源系统以及城市矿产政策,深入探讨了市场机制与能源管理的相关问题与方法论,并阐述了如何通过政策和技术创新推动城市矿产的可持续利用。
Gjalt教授的讲座以自由主义(Libertarianism)为切入点,讨论了如何应对资源的绝对限制和动态限制。他指出,自由主义强调个人自由和市场机制,但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我们需要考虑如何在自由市场中处理资源稀缺性的问题,确保社会整体福利的稳定。
在气候变化部分,Gjalt教授深入探讨了二氧化碳的存量和流量问题,以及如何对其进行外推和预测。他强调了二氧化碳在大气中的累积效应,以及准确预测未来排放对于制定有效气候政策的重要性。通过对二氧化碳排放长期趋势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气候变化的潜在影响,并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
在能源系统部分,Gjalt教授讨论了当今电力系统存在的问题。首先,他强调了电网基础设施(架空电缆和系统运营商)在能源供应中的重要性及电池储能的独特性质,指出电池既可以作为发电设施,又可以作为负载设备。这种双重特性可能在现有的税收和收费机制下导致双重征税的问题出现,需要政策制定者加以关注和解决,以避免对储能技术发展的阻碍。
其次,Gjalt教授探讨了电网供应的问题,特别是实时定价(Real-time Pricing)和节点定价(Nodal Pricing)机制。他解释了如何通过这些市场机制,将能源生产与消费的前端(供给侧)与后端(需求侧)连接起来,促进能源市场的高效运行。实时定价可以根据电力供需情况动态调整价格,激励消费者在低价时段使用电力,减少高峰期的负荷。节点定价则考虑了电网中不同节点的供需和输电约束,反映了电力在不同地点的边际成本。通过这些机制,可以提高电力系统的效率和可靠性。
紧接着,Ester教授从城市矿产、Ruimtescanner模型以及物质流分析的角度,深入解析了如何通过城市矿产的利用来提高资源效率和进行全生命周期资源管理。
Ester教授首先介绍了城市矿产的概念,并对产品生命周期展开了讨论。之后,她引出了如何命名和分类资源的问题,并强调了建立统一的资源分类体系的重要性。她将制造资本与自然资本进行了类比,指出两者在价值创造和维持社会经济发展中都扮演着关键角色。通过正确的命名和分类,可以更好地识别和管理资源,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Ester教授还提到,Ruimtescanner模型是一个优秀的GIS工具,能够对城市中的物质和资源进行空间和时间上的动态模拟。通过对该模型的应用,我们可以实现对资源的精细化管理,提升资源利用效率,推动城市向循环经济转型。随后,Ester教授指出,当前物质流领域已经引入了多种新的模型,并且补充了过去研究中较少涉及的“休眠存量”(Hibernating Stock)的计算。这是工业生态学的进步,但仅是起步。面对愈加复杂的社会机制,我们需要思考更加复杂、多维的方法论来应对新的挑战。
在谈到城市矿产的可持续利用时,她提出了关键问题:如何实现这一目标?Ester教授介绍了荷兰政府为此设计的“Narrow-Slow-Close Loop”模型。该模型的核心理念是:首先,有效利用初级矿产资源(Narrow);其次,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Slow);最终,通过资源的回收再利用(Close)形成一个完整的循环。当这一闭环能够顺利运作时,我们便能构建出一个完善的可持续的城市矿产利用体系。她对这一未来充满信心,认为这一目标指日可待。
在这场讲座中,两位教授生动地呈现了工业生态学当前面临的能源挑战和城市矿产可持续利用问题,并提出了清晰可行的解决方案。讲座结束后,学生们积极与教授们互动,分享感想,思想在不同文化的碰撞中交融,在这小小的空间里迸发出精彩的火花。来自不同国家的观点和智慧汇聚一堂,形成了一场独特而深刻的思想碰撞。
产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激励和倒逼工业生态学研究人员必须勇敢创新,不断注入新的血液、引入新的知识和工具、培养更多掌握多学科交叉知识的青年人才,以促进和支撑社会经济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文:陈伟强研究组;图:陈伟强研究组)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