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鸿鹏 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能源司司长】追忆恩师赵景柱

发布时间:2021-08-16

来源:【字号:

  2021年8月4日获悉赵景柱先生因病逝世,悲痛万分,为国家失去这样一位知识渊博、无私奉献、呕心沥血的优秀知识分子惋惜,也为身在海外,不能为敬爱的导师送行感到痛悔。 

  2000年至2007年,我师从赵老师在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经济与环境管理专业在职学习,获得博士学位。当时我在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资源节约综合利用司工作,刚从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管理岗位调任环境处任处长,我深感亟需提高环境领域的知识和管理水平。在友人的推荐下,拜访了赵老师,聆听教诲,并对基础知识储备和课程选修提出了具体要求,赵老师给我很大帮助和支持。几年时间里,在老师的指导下,我系统的学习了资源环境经济和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极大地开拓了知识面,提高了业务能力,对我主持制定环保产业发展规划及政策以及推进相关法规出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003年我竞聘联合国亚洲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环境与发展司经济事务官员职位顺利通过,师从赵老师,学到的相关知识提高了我的能力、自信心和视野,当我向赵老师报告即将赴联合国任职的消息时,他结合自己国外的学习工作经历,谆谆善诱,给我细致的指导和极大的鼓舞。 

  在联合国工作的这些年,我时刻铭记赵老师的教诲,把自己学到的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在新的舞台施展应用,积极支持发展中国家开展国际合作,推进可持续发展。在业务工作取得进步的基础上,在激烈国际竞争的环境中,不断争取到发展和升迁的机会,2011年担任能源与水资源处处长,在2017年竞争上岗,成为新成立的能源司司长。随着职位的升迁,肩上的单子越来越重,责任愈来愈大,但赵老师关于做人做事的教诲谨记心中,指导我不断前进。 

  记得有几次邀请赵老师参加国际会议,希望他能介绍中国城市生态环境规划和建设方面的理论和实践,他都把机会让给年轻人,鼓励他们多参加国际交流,一方面加强历练、积累经验,另一方面建立相关领域国际合作网络。2006年赵老师到厦门领导创建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我和他保持联系,知道他如何应用生态环境和景感生态学理论,从选址、调研、分析、论证,在一片沼泽荒滩上,建起了现代化的研究所。2016年1月我从泰国曼谷到厦门参加二十国集团能源工作组会议,有机会又和赵老师见面,聆听教诲,我非常高兴,未曾想是和恩师的最后一次见面,现在想起来无比怀念。 

  赵老师得知我到厦门出差,一定邀请我到所里见面。我清楚的记得,我乘车从厦门市区到杏林湾畔的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赵老师已经在门口等着我,一见面就说先让我参观研究所园区的景观和建筑。作为景感生态学的开创者、著名生态学家和可持续发展科学家,赵老师把他的理念和实践贯穿于研究所景观、建筑的设计和建设,研究所就像一个城市生态园,在高楼大厦之间形成一片城市建筑、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有机结合的绿洲。言谈举止间,透露出他对这里充满的深情和自豪。从设计理念、建设实施到建筑与环境的协调和相互依存,他都给我进行了详细的讲解,给我上了生动的现场课。我受益匪浅。可以看出来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一水都记载着他多年的辛勤与汗水。每一处精妙完美的设计无不包含他多年的学术积淀、睿智思想、领先理念和忘我奉献。他说这就是生态城市发展的样板,也是厦门市的微缩版,是智慧城市、循环城市、无废城市、海绵城市、生态城市、低碳城市的综合集成。 

  参观研究所建筑景观后到了赵老师的办公室,我一眼看到他的办公桌上有不少药和堆积的资料文件,我问他身体如何,他淡淡的说,没问题,还是类风湿的老毛病。我劝他工作繁忙之际多注意休息,他只是笑一笑,转移了话题。现在想起来,也许那时可恶的疾病已经在侵蚀他的肌体,只不过他都淡然处之。 

  那天我向老师汇报了我的工作,特别是与可持续发展议程相关的内容,又一次聆听了他的教诲,特别是提到如何把景感生态学和城市生态环境规划建设理论完善推广,加强国际合作。问起我在泰国工作生活的情况,他还回忆起亲自接待泰国诗琳通公主访问的情景,也说有机会来泰国,没想到这竟然是永远不能实现的愿望…… 

  赵老师的英年早逝,带给所有热爱和尊敬他的人无限的哀伤,无比痛惜。他像一座令人仰止的高山,散发着无穷的智慧和创新的思想,他是可敬可爱的大师,教导一代年轻继续弘扬生态环境理论的发展与应用。斯人已逝,风骨长存,驾鹤西行,音容宛在,赵老师永远在我深深地怀念中,他的精神永存! 

    

    

  —————————————————————————— 

  刘鸿鹏,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能源司司长。领导亚太经社会的能源团队,推动能源转型区域合作,以实现《2030 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和《巴黎协定》。工作范围包括组织政府间会议、政策对话、政策研究和提供技术援助以支持在亚洲及太平洋地区发展中国家能源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在可持续能源方面拥有超过 30 年的工作经验,加入联合国之前,曾在中国政府部门负责能源环保政策和计划、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及环保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