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一三五”发展规划
发布时间:2014-10-12
一、研究所“一三五”发展目标
1、定位
面向我国快速城市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国家需求,围绕城市环境质量演变与生态健康效应、城市污染控制与污染环境修复、城市规划与环境管理等方向开展前瞻性的系统研究。通过多学科交叉融合,形成理论研究、技术研发、系统集成和工程示范相耦合的创新价值链,为保障城市健康、高效和安全提供理论、技术和政策支撑。
经过5-10年努力,使研究所在城市生物地球化学、城市可持续发展理论、环境物联网、可持续环境材料等领域形成学科优势,成为国际知名研究机构。
2、重大突破
突破一:流域环境质量演变的城市化效应与风险
以海西经济区城市化进程为例,从流域尺度上研究城市化进程的环境质量演变规律、典型污染物生物地球化学行为与时空变异特征、生态健康效应,发展城市环境质量系统表征的新方法和城市环境变化的生态风险评价技术体系,提出城市化的区域生态风险消减原理。研究成果在国际顶尖刊物上发表1-2篇研究论文或成为其综述内容。经五年努力,争取省级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或国家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2项。
突破二:城市代谢与废物资源化技术集成
以源头控制、资源化和污染控制一体化的城市废弃物综合管理系统为创新目标,利用城市代谢的理论与方法,系统阐明典型城市消耗的水、能源和食物等与城市温室气体、废水和垃圾等污染物排放的耦合规律,突破城市废弃物无害化、资源化和安全再利用的技术瓶颈,向国家提交城市废弃物减量化和资源化系统解决方案和政策建议。针对城市污水和固体废弃物,构建3套以上资源化、能源化综合利用新技术与装备,建立3个以上应用示范基地;建成一支50人以上的研发与工程队伍。
突破三:数字城市环境网络
研究环境信息网络采集与网络化应用模式,研发空间数据挖掘辅助环境管理决策技术和智能环境感知网络的系统集成技术。以“建筑小区—城市—城市群”时空尺度为主线,构建3-4个数字城市环境网络示范站点,实现城市环境管理从被动、滞后感知到超前预测与预警,在国际高水平刊物上发表1-2篇研究论文,培育孵化1家物联网科技公司,为社会公众提供环境信息服务。
3、重点培育方向
培育方向一:长三角地区大气复合污染研究
选择长三角南翼经济中心及具有典型陆海交换界面与东亚季风影响的宁波市,依托宁波城市环境观测研究站,面向长三角地区,布设大气采样站位;以“灰霾专项”为契机,开展长三角地区大气复合污染观测研究,探明区域灰霾的污染特征与形成机理,阐明城市群协同控制机制。建立1座城市大气环境超级站、长三角大气观测采样网络以及长三角地区大气环境研究数据中心。
培育方向二:大气环境与健康的模拟研究
目前,我国在区域和城市群尺度上,缺乏针对大气污染关键组份及其复合体生物学毒性的有效认识。本方向拟整合现有的大气环境化学、暴露科学、分子生物学和环境流行病学等多学科背景的科研力量,组建“烟雾箱”和“生物暴露舱”。通过模式生物与细胞暴露模拟,解析不同粒径与化学组成的气溶胶毒性效应,探明气溶胶污染物的暴露、体内迁移、代谢、残留、毒理和健康风险,重点研究大气细颗粒物暴露与诱导下典型毒性和疾病(如动脉硬化和哮喘等)的作用模式和分子机制,为进一步的人群健康研究提供基础。经3-5年的努力,建立大气环境与健康“烟雾箱”和“生物暴露舱”。
培育方向三:城市水质安全新技术研发与系统集成
城市水质安全是攸关广大居民身体健康和社会安全的重大问题。本方向着重研究水源地生态健康的监测预警与城市供水系统微生物污染的快速检测;研发满足不断增长的城市饮用水安全性需求的污染控制新技术;发展污水深度处理与中水回用的安全性控制技术,初步形成典型城市水系统安全和水生态完整性的系统解决方案。
培育方向四:低成本复合型环境功能材料与集成应用
复合型环境功能材料在二十一世纪具有广阔的应用和市场前景。结合城市废物资源化和安全利用,围绕表面催化、新型吸附剂和低成本环境修复材料开展可持续复合型环境功能材料的制备及其工艺优化;建立基于废弃物的环境材料研发与工业催化剂的循环回用技术,建立相应的中试技术装置并完善其操作工艺条件,实现1-3项技术的产业化应用。
培育方向五:可持续小城镇规划与生态建设示范
小城镇的发展是我国未来城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规划和有效管理小城镇的发展对可持续城镇化具有重要影响。研究小城镇生态格局与景观变化的驱动机制,探索可持续小城镇的空间规划技术和生态基础设施建设技术,建立可持续小城镇规划与生态建设的理论方法与关键技术,通过与相关职能部门和地方政府的合作开展示范研究,为可持续城镇建设提供科技支撑和系统方案。实现1-2个小城镇规划与生态建设的示范。
附件下载: